。
好像他们成功提名了许国之后,事情就一直在失控。
王天官看了看天色后,对众人说:“时候不早了!还是速决为好!”
随即有几个吏员抬着桌子进了东朝房,上面还有笔墨和一叠纸。
王天官又道:“现在候选人有许国、陆光祖、沈鲤、林泰来四名。尔等各人轮流上前,在纸上写两个人选!
最后被推举次数最多的的两人,就是今日廷推结果!
为公正起见,从现在起,不许交头接耳互相串联!
请诸君本着对朝廷负责的态度,写下自己所认为的最合适人选!”
陆光祖下意识的脱口而出:“这不合适吧?”
王天官瞥着陆光祖,质问道:“怎么不合适?敢问陆总宪,让各人自由写下人选,有哪里不公正?
难道陆总宪你还想干涉别人?要不然你来做这个天官?”
而后众人轮流上前写两个名字,写完后纸张被收在一边,暂时不公开。
等所有人都写完后,王天官便亲自一张一张的唱名。
又等统计完毕后,王天官便郑重宣布道:
“本次廷推,陆光祖为候选人中第一!共计被十五人推举!”
陆光祖:“……”
这时候了还能不明白?林党那边七八人肯定全部投了自己!
再加上己方和一些散票,所以凑出了十五这样的高票!
二十一人里十五人投了自己,踏马的大明朝廷什么时候这样团结过?
众人只感慨这次廷推好魔幻,许国和沈鲤两个词臣大佬居然没打过仿佛来搞笑的陆光祖。
但下一刻,更魔幻的事情来了,王世贞继续宣布:“第二名林泰来,共计十一人推举!”
众人:“……”
今天廷推的搞笑担当到底是年纪最老的重臣陆光祖,还是最年轻的重臣林泰来?
至于第三是许国还是沈鲤,王天官没继续公布,因为三四名毫无意义了。
众人深深的怀疑,陆光祖加林泰来这种搞笑廷推结果奏报给皇帝,能被批准吗?
结果到底怎么一步步变成这样的?这中间好像真发生了点什么,不复盘真想不明白。
王天官得意的看了眼陆光祖,今天真没别的意思,就是玩!
你以为别人猜不到你们会推举许国?
------------
首辅不想歇
王天官带着廷推结果,悠哉游哉的走了,一点郑重神色都没有,仿佛就像是出来逛了一圈庙会。
虽然廷推结果看起来很不靠谱,皇帝根本不会批准,今天就像是白费精力做了无用功,但王天官似乎仍然没有当回事。
陆光祖盯着王天官的背影,此时他终于想通了,他和王天官这主要对家有本质上的区别。
他是想要在廷推上做成事情的,他要往内阁里塞人,他想要剥夺赵志皋的首辅,他想要恶心林泰来。
而王天官就没有什么具体目标,把廷推搅黄了也无所谓。
一般廷推结果多少也要考虑到天子是否会批准,哪会像王天官这样,一门心思就是奔着搞砸去的。
这就叫成事不足,败事有余!
而后参加廷推的其他人也慢慢琢磨明白了,为什么会出现“陆光祖第一、林泰来第二”这种结果。
很明显,林党这边的铁票肯定全部投了陆光祖和林泰来,非常集中统一,两人都是保底七票左右。
除此之外,陆光祖再有几张清流党人票数和几张散票,就能有十五票;林泰来再来几张散票,就有十一票。
与此同时,清流党人这边的铁票,面对许国、沈鲤、陆光祖三个选项,在各自独立写票的情况下,即便是铁票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分散。
最后三人各自只有几张来自清流党人的铁票,但陆光祖这边还有林党铁票的“助攻”,所以能脱颖而出。
至于清流党人预定力推的许国、条件过硬的大佬沈鲤,只有随缘的散票的前提下,票数肯定无法超过陆光祖和林泰来。
想至此处,众人不禁纷纷感慨,文坛老盟主的选举功力恐怖如斯,仅凭操纵程序就达到目的。
近三十年来,文坛每隔十来年就评选一次“五子”,老盟主的选举经验真不是白刷的。
当日王天官便将结果奏报进了宫中,到此王天官今年的工作告一段落,可以安心准备过年了。
第二天日上三竿时,司礼监掌印太监张诚抱着奏疏,在翊坤宫前廊里等待。
宿醉的万历皇帝从郑贵妃身上爬起来后,听说张诚在等候,便召了进来。
张诚也没兜圈子,直接奏报说:“先前对陆光祖之奏疏有御批,着部院大臣廷推阁臣二人,昨日傍晚吏部已经将结果进奏。”
两个内阁大学士人选当然是朝廷大事,而且也只能由皇帝来做出最后决定,所以张诚不得不来打扰皇帝。
第一版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