的赌约相让,达士崔膺的高徒,鄙人愿闻指教。”
&esp;&esp;花鸟繁枝的绣屏在她身后浓色重彩,却压不住这自山外来的一捧雪意。
&esp;&esp;楚堂听对方直呼尊师大名,便知这是个狷介女子,心气高得不是一般两般。
&esp;&esp;楚堂温文尔雅地回敬:“前燕百里,名不虚传。”
&esp;&esp;是辅佐的皇室被灭国的名不虚传吗?这绵里藏针的话,让百里归月蹙了眉。
&esp;&esp;“百里娘子的学识毋庸置疑,”胤奚这时开口,话是对百里归月说,目光却有分寸地避着,只瞧谢澜安轻磕着竹扇白如玉雪的手指。“只是初试时间是两日一夜,会试三日,皆在贡院不得出,足下……”
&esp;&esp;当初在浮玉山下,百里归月就曾直呼“谢含灵”三个字,令胤奚不快。当时只差一个点火的苗头,胤奚和封如敕险些动手。所以这二人之间说不上有摩擦,但相处亦十分微妙。
&esp;&esp;百里归月听出他意有所指,压住喉咙泛起的干痒,淡淡道:“我的身子撑得住。百里家有诺必践,既应了女君,我便不会让女君输。”
&esp;&esp;谋士各有心性,磨合需要时日。谢澜安不管他们打机锋,只让归月坐下。“虚礼折腾人,日后你别多礼了,在我面前也不必起身。”
&esp;&esp;那边楚堂从襟怀里摸出一个厚实的信封,交给胤奚。胤奚微愣,楚堂说:“给你出的十道策题。”
&esp;&esp;胤奚一顿,没和他客气,接在手里道了声谢。
&esp;&esp;考生做先生,早已成为谢府中一个见怪不怪的特色了,大家教学相长,互相扶持,都不藏私。
&esp;&esp;或者说人人心中都负着傲气,谁怕公平竞争会输于人。
&esp;&esp;胤奚也确实争气,养伤的这段时日,他辗转在各位名师之间,博采各家之长。谢策考校他:“破题‘为政以德,譬如北辰’。”
&esp;&esp;胤奚答曰:“政者正也,德者有道也。传曰:在天者莫明于日月,日月星纬之交,东起西从,皆不离常道。故上人非天授,而效法于天。古者至尊称帝,其次为皇,其次为王,是先有道、有德、有业,而后成帝、成皇、成王,修备于内,高悬中枢,众望归之,未有本末倒置。”
&esp;&esp;谢晏冬从诗赋上出题问他:“诗者工于巧,真于老,最难于易,让步于自然,你有何感悟?”
&esp;&esp;胤奚沉思答对:“晚辈诗读得少,以为‘春鹧始啭,秋蟀载吟’一句,延诗经之风,得巧之工;
&esp;&esp;“‘昼短苦夜长,何不秉烛游’,况味隽永,得易之难;
&esp;&esp;“‘偶有名酒,无夕不欢。顾影独尽,忽焉复醉。’涤尽一切热闹场,偶、无、独、忽四字,有酒中真味,最为老道;
&esp;&esp;“‘倾耳希无声,在目皓已洁’、‘采菊东篱下,悠然见南山’几语,如风行水上,最是自然而然。”
&esp;&esp;荀尤敬对胤奚的考题,便是正经八百的策论了:“欲使礼法衡平,乐通人和;学庠交兴,农桑竞劝;吏廉洁而奉公,上得人而纳谏。何也?”
&esp;&esp;胤奚对答如流:“学生以为三王之时,治于未乱,止邪未萌,无刑而民风自化,后世变服,则需立法以济礼。所谓国之命在礼,人之命在法,致礼之途,求于人之所善,置法之初,顾全人情所在。行法之后,又不可以法随人,须以人守法。说到劝学劝农,女郎砥砺所行的便是了,女郎冰襟雪怀,巍乎焕乎,她……”
第一版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