体,则意味着宇宙鸿蒙从混沌正式开天辟地,从先天步入后天的变化时刻。
&esp;&esp;自此,太极生两仪,两仪生四象,四象生八卦,后天造化变迁。
&esp;&esp;故而太极道体最大的特点,在于掌握万象万物之变化,乃中枢调和之相,而不单纯是两仪仙体那般道理的对立。
&esp;&esp;雷俊当前虽然营造了雷帝城和酆都城相对,但重点并不在于二者本身,而是由它们一同推动黄泉天地中的整体灵气脉络变迁。
&esp;&esp;而与此同时,他自身修为不断积累,愈发深厚,对自身道法和诸般天地道理掌控,亦随之加深。
&esp;&esp;除了自身在洞玄一重境界修持的两大仙诀外,这个过程中,雷俊也在为自己冲击洞玄二重后,将要修持的新仙诀,做预先推演和准备。
&esp;&esp;凭他当前根骨悟性和修为眼力,再结合九天十地和人间种种,虽然一些思路还停留在构想阶段,但当前已经有了眉目。
&esp;&esp;末了,雷俊悬于上方半空的雷帝城渐渐散去,转而只剩下酆都城和漆黑城池上方的巨型太极图。
&esp;&esp;他本人不重新落回酆都城内,而是在那巨型的黑白太极图上方,盘膝端坐,默默存神观想。
&esp;&esp;待到洞玄二重后,第三仙诀,雷俊当下推演构思之余,也曾同许元贞等人有过交流。
&esp;&esp;因为当下客观处境,一些问题自然在讨论范围内。
&esp;&esp;例如,假想敌。
&esp;&esp;时之渊对面的对手暂时不谈,眼下这方九天十地大千世界,最直观的对手,毫无疑问有高天随和郑白榆两人。
&esp;&esp;虽然他们二人先前都入了时之渊,但何时回归,回归之后会是怎样状态,当前仍没有定数。
&esp;&esp;其中高天随因为历史原因,尤其令雷俊等人关注。
&esp;&esp;其身怀太素道体,同雷俊的太极、唐晓棠的太初、赵蟾阳的太易并称。
&esp;&esp;雷俊虽然没有直接旁观对方和苦海大尊一战,但此后归藏里高天随出手再加上张晚彤提供的历史战例,雷俊不难知道对方修为实力非凡。
&esp;&esp;这是个同境界下实力超出寻常的符箓派仙人。
&esp;&esp;此方大千世界实打实的汉末第一高手。
&esp;&esp;虽然可能牵扯种种客观原因,但以结果论,昔年不论天瑞居士何颖还是龙虎山第十六任天师庄铮都承认,一对一逊色于这个强敌。
&esp;&esp;从雷俊当前所学来讲,固然需要用心提升自身修为实力境界,但时间难定的情况下,不得不考虑更多旁的准备。
&esp;&esp;低对高的情况下,难说克制对方太素道体,只能说设法抗衡。
&esp;&esp;雷俊同许元贞等人有过诸多交流。
&esp;&esp;对身怀太极道体的他来说,思路之一,是像高天随的太素解体大法和唐晓棠的倒转鸿蒙一样,寻求逆转太极之法。
&esp;&esp;不论正向改变,还是逆向改变,皆是变化,都不违太极之妙。
&esp;&esp;在这方大千世界的修行界,逆转太极或者说反太极,于实战斗法中的具体表现,是将太极印证造化变迁定住,近于中止。
&esp;&esp;由此而生的力量同玄妙,亦用于定住高天随太素的变化,从而影响其攻防。
&esp;&esp;类似法门,雷俊有能力推导,但有违造化进程,并不符合他自入道以来顺其自然的一贯态度。
&esp;&esp;法门能成,却不贴合他修行的理念。
&esp;&esp;而在登仙后修持的仙诀,绝大多数情况下,都反应修道者本人内心和一生所学总结。
&esp;&esp;雷俊登仙,回首前尘,修行之道与为人处世相合一以贯之,则事半功倍。
&esp;&esp;反其道行之,多半蹉跎。
&esp;&esp;那样一来,仙诀能发挥多少威力,便要挂个问号。
&esp;&esp;至少,在面对高天随那等强敌时,反而不是稳妥之举。
&esp;&esp;另一种思路,既然不能逆造化大势而动,强行停止造化大势,那么不如顺水推舟。
&esp;&esp;不加阻止的同时,反而加力推一把,让一切更快前进。
&esp;&esp;也更快消磨。
&esp;&esp;如此,正对应高天随的太素道体,促使其难以维持稳定,甚至从有入无。
&esp;&esp;这是许元贞针对太素道体的思路。
第一版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