&esp;&esp;宝钗被说得心头一惊,秀眉紧蹙,急声道:“妈怎么会有这般想法?”
&esp;&esp;有道是父母之命、媒妁之言,一旦自家母亲存了这个意,那她……该如何是好?
&esp;&esp;薛姨妈轻声道:“也是前个儿在你姨妈那边儿提及了这个事儿,只是宝玉的婚事,一向是老太太做主,却是有些难办,不过,你姨妈说,可先放出风声看看,你是什么意思?”
&esp;&esp;自待选失败之后,薛姨妈虽面上在意,但心思却活泛起来。
&esp;&esp;势要给自家女儿寻个好人家,不能等到事到临头再打饥荒。
&esp;&esp;有些事手快有,手慢无,目光逡巡一圈儿,最终还是将目光投在了宝玉身上。
&esp;&esp;宝钗那张如梨蕊洁白无暇的脸蛋儿,苍白如纸,镇定着心绪,轻声道:“妈,咱先不忙这事儿,成不成?”
&esp;&esp;薛姨妈诧异道:“怎么说?”
&esp;&esp;宝钗凝了凝秀眉,杏眸闪烁着思索之色,说道:“一来哥哥的亲事才是要紧,成了亲,也就顶门立户,二来,我年岁尚小,在等一二年也不妨事的,不必要先定亲,以防变故,再无转圜之机。”
&esp;&esp;薛姨妈点了点头,倒也觉得宝钗说的有理,主要是宝玉心性未定,说道:“你说得也有理,还是要紧着你哥哥的事儿,他也十五六的人了。”
&esp;&esp;宝钗暗暗松了一口气,终究以祸水东引之法将此事搪塞了过去。
&esp;&esp;但薛姨妈的话,还是在少女的心湖激起圈圈涟漪,生出一股时不我待来。
&esp;&esp;她最多也就只能拖二年,过了年,她虚岁十五,再过一年,虚岁十六,那时,怎么都是要定亲事了的。
&esp;&esp;如果自家娘亲再提及宝玉之事,她要如何应对?
&esp;&esp;可……
&esp;&esp;宝钗心底幽幽一叹,不知为何,心湖中忽然倒映着一道颀长如芝兰玉树的身影,莹润如水的杏眸微微失神。
&esp;&esp;第325章 诰命夫人
&esp;&esp;不提薛姨妈母女绸缪亲事,却说贾珩这边儿,穿过宁荣两府的夹道儿,自角门返回宁国府。
&esp;&esp;彼时,夜色低垂,冷风呼啸,迈步而入得灯火辉煌的内厅,正见着秦可卿和尤氏、尤二姐、尤三姐围着一张八仙桌摸着骨牌,几人的丫鬟在身后侍奉着茶水。
&esp;&esp;而秦可卿身旁,香菱也歪着脑袋看着,双手交叠着,捧起巴掌大的小脸,水灵灵的眼睛观瞧着桌面上的骨牌。
&esp;&esp;见到贾珩回返,几人都是扭转过头,一道道或明媚、或灿然、或温婉、或动人的目光,投将过来。
&esp;&esp;秦可卿笑问道:“夫君,这是刚回来?”
&esp;&esp;说话间,起身,向着贾珩迎去。
&esp;&esp;贾珩笑了笑道:“在老太太那边儿用了会儿饭,后去姨妈院里坐了会儿,你们玩牌呢?”
&esp;&esp;秦可卿道:“用完晚饭,坐这儿打发时间。”
&esp;&esp;此刻尚在戌正时分,冬日本就天黑的早儿,秦可卿和尤氏、二姐、三姐用罢饭,就围拢在一桌抹骨牌。
&esp;&esp;转而问道:“夫君,今日不是去了午朝?听西府那边儿二老爷说,宫里赐了夫君蟒服,怎么一说?”
&esp;&esp;贾珩一边落座下来,接过晴雯递来的茶盅,说道:“酬定变乱之功,圣上赐以蟒服,加锦衣卫都督,明日应有圣旨降下了。”
&esp;&esp;从贾珩口中得了确信,秦可卿粉面之上流溢着几分欣喜之色,轻声说道:“蟒服,这是一品官儿才可穿的官袍吧。”
&esp;&esp;尤氏笑着接话道:“一品官儿也未必穿得上,这是宫里的恩典,记得我刚过门时,那时西府的国公爷尚在,受着宫里器重,蟒服加身,起居八座。”
&esp;&esp;贾珩摆了摆手,说道:“比起国公爷还差得远。”
&esp;&esp;蟒服赐来的,又非郡王,人直接就可穿团章圆领蟒袍。
&esp;&esp;尤氏目中蕴着笑意,轻声道:“珩哥儿年岁尚小,建功立业尚有不少机会,来日纵是封爵公侯,甚至郡王也是有的。”
&esp;&esp;此言一出,尤二姐、尤三姐美眸顾盼生辉,不错眼珠地盯着贾珩,早已心绪起伏。
&esp;&esp;贾珩道:“军功封爵以郡王,太难了,开国以来,唯有四位异姓郡王,无不是立大功于社稷,与太祖名为
第一版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