&esp;&esp;可惜夏帝并不清楚,那些人里不少是秦政的心腹。如果真要留人,留下的也会是自己人,而不是夏国的眼线。
&esp;&esp;夏帝算是做白工了。
&esp;&esp;秦政走后,秦阁里人手减少。夏帝又趁机往里塞了一些新人,这部分就全是为了盯梢公子桑的了。
&esp;&esp;扶苏假装自己是个快乐的小傻子,没有发现任何异样。
&esp;&esp;夏帝隔三差五就问起:
&esp;&esp;“公子桑最近表现如何?”
&esp;&esp;下头回道:
&esp;&esp;“公子桑有些孤单,似乎很是想念公子正。倒是没听他说起过想回渊国,整日只念叨着阿兄。”
&esp;&esp;夏帝有点无语:
&esp;&esp;“还是小孩子脾气。”
&esp;&esp;看来在渊桑心里,渊国还没秦正重要。真给他一个选择,他估计也是选择去秦国找秦正,而不是跑回渊国去。
&esp;&esp;夏帝就摆摆手,说之后不用经常来汇报情况。要是公子桑有特殊的表现,再来回禀也不迟。
&esp;&esp;顿了顿,又补充道:
&esp;&esp;“盯紧了他。”
&esp;&esp;下属明白。
&esp;&esp;两国开战在即,不能叫质子有机会逃掉。这种事情以前在各国时有发生,夏帝可不愿意成为下一个冤大头。
&esp;&esp;质子逃了,这质子不就白养了几年?
&esp;&esp;想想就亏得慌。
&esp;&esp;秦政走时秋收还没开始,秦政抵达秦国境内,秋收已经进入尾声了。接下来就是晾晒谷子,这些不必男丁一直盯着,可以交由女眷负责。
&esp;&esp;因而夏国开始集结军队准备发兵。
&esp;&esp;上书房里的课程不受影响,依然在正常进行。扶苏日日都去,默默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也不搭理其他人。
&esp;&esp;他身份特殊,在上书房时旁人看他的眼神都带了点异样。
&esp;&esp;没了父亲在身边,少不得有人见他是渊国质子就试图欺辱他。想着渊国都快完蛋了,质子不就是阶下囚?
&esp;&esp;四皇子还有点脑子,出面制止了一次。
&esp;&esp;他猜测渊国这次战败后,不一定能直接灭国。大概率是会落入大夏掌控,然后父皇便会安排质子成为新王。
&esp;&esp;公子桑年纪小不要紧,正因为年纪小,才需要依靠他们大夏。大夏在渊国有收买的臣子,到时候就让他们成为新朝的重臣,把控朝堂。
&esp;&esp;覆灭渊国,指日可待。
&esp;&esp;类似的臣子在秦国也有,这是夏帝留下的后手,防备公子正不听话的。
&esp;&esp;四皇子从表舅丞相那里听来了这等机密消息,他谁也没告诉,只在心里偷偷盘算。想着拉拢一下渊国质子,或许日后会有意外之喜。
&esp;&esp;左右都是顺手的事情。
&esp;&esp;扶苏却在琢磨什么时候跑路。
&esp;&esp;这天他从大事件的剧透里看到夏帝开始调遣粮草军备了,就意识到不能再拖。他和八皇子的伴读私下里交换了信息,各自回到住处。
&esp;&esp;伴读回去就通知父亲此事。
&esp;&esp;他父亲不是朝中高官,只担了个闲职。因为这位大才暂时不肯入朝,夏帝又想笼络他,就封了个听上去很体面的职位。
&esp;&esp;这官职确实是清闲,都不用日日前去点卯。大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,大家都习惯了他这个上班频率。
&esp;&esp;这人家中人口还简单,从一开始就没接受夏帝给的豪宅仆婢。一家三口就几个仆从侍奉,如今看来随时可以跑路。
&esp;&esp;大才很快安排好一切:
&esp;&esp;“我和你娘明天带人出城踏青,城外有个温泉庄子,你放学之后就来寻我们。记得向先生告假,咱们一家在那里多住几天。”
&esp;&esp;伴读点头:
&esp;&esp;“父亲放心,我记住了。”
&esp;&esp;第二天伴读偷偷带了一个药瓶进宫给扶苏,仗着没人会搜他的身,夹带私货非常顺利。
&esp;&esp;上午的时候,伴读便去跟先生说了请假的事情。先生没太往心里去,点点头就同意了。
&esp;&esp;八皇子有点不高兴:
第一版主